社区、村级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包头市青山区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09-03-20 17:15  作者: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年来,青山区按照自治区、包头市两级政府和市纪委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以“公正、公平、便民”为原则,依托网络平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山区按照自治区、包头市两级政府和市纪委关于开展政务公开的要求,结合地区实际,以“公正、公平、便民”为原则,充分依托网络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深入上做文章,全面推进政府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合法、规范公开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我区实时调整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办主任、监察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加强了对我区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二是健全相关制度。以国务院颁布《条例》为契机,不断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制定并出台了《青山区创建政务公开示范区实施方案》、《青山区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和《青山区政务公开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规定了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体、内容、形式等,为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编制公开目录。对照《条例》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对区本级及区属各单位、部门的政务公开内容进行科学归类,按照我区创建自治区政务公开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逐级编制《青山区政务公开目录》和各单位、部门的政务公开目录。本级目录涵盖了政府领导、政府文件、行政执法、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与社会公共事业等内容,各单位、部门目录包括各单位、部门职能职责、行政执法、便民服务和工作动态等内容。

四是审核公开内容。由区纪委牵头,政府办、法制办、保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把关,对区本级及各单位、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收费、行政审批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保证了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防止了涉密政府信息的泄密。通过全区动员、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集中会审、考核验收等几个阶段的扎实工作,目前,我区的政务公开工作已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拓宽公开渠道,突出服务功能,全面、快捷公开

一是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创新公开形式。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和贴近群众生活等特点,我区加大综合性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力度,共有45个部门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形成了青山区政务门户网站群,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网页一级栏目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全面推行网上查询,实现了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和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有机结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将所有行政执法相关事项以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开设了“区长信箱”、“信访信箱”、“民意调查”、“在线咨询”等栏目,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网上互动。目前全区所有单位都能通过网络传送文件、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查询资料。2009年共上传政务信息1415条,上报政务公开信息432条。

二是适应发展形势,打造公开亮点。积极引导社会服务中心各办公场所设置了方便群众查询的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包括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纪律、服务承诺、投诉办法等内容全部公开。其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从原来的15个单位55项审批事项,调整为现在的19个单位58项审批事项。通过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畅通办事渠道,减少审批程序,加快工作节奏,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精简高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同时,依法公开了许可事项示范文本、表格、审批决定,实现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一流的服务。我区也多次被市文明委命名为市级“文明示范窗口”单位。

三是便民利民,拓宽公开渠道。在考虑社区居民上网不方便等因素,在全区各办事处、镇的办公场所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对外公开各单位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对内公开内部管理制度、议事制度、财务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内容。积极将政务公开工作延伸到各社区,让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群众关注,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同时,对一些只适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内容,区政府以文件形式公开,要求区属各单位也要通过文件形式,公开本单位内部管理事务,防止决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并及时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公开播报,切实增强了施政透明度。此外,政府办会同档案局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室,并将查询室微机与档案局电子档案连接,方便了群众查询。

四是保障知情权,拓展公开范畴。政府各项重要决策、公共项目招投标、重要干部人事选拔任免、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实行全方位公开。把区政府机关在内的所有政府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办事承诺,审批权限、执法检查权、人事权、收费权、处罚权等对外公开,并附以简要说明,让群众一看便知、一问便明。同时,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机关财务收支、干部职工考核奖惩等多项内部管理事务,保证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加大考核力度,全面立体监督,长期、有效公开

一是建立工作运转体系。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分工》、《政府本级公开信息审查工作流程》等制度,使政务公开全过程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流畅运行。同时,为确保政务公开长效开展,按照政务公开工作“政府买单、部门实施、群众受益”的原则,为全区45个单位支出了网站域名使用费,目前正筹措经费为各单位网站改版做准备,并计划实施青山区电子政务平台系统,从而降低政务公开行政成本。

二是建立考评体系。建立政务公开评价机制,明确规定了公开工作评价的具体标准。通过积极开展网上评议调查活动,实现了以信息更新频率、政策咨询解答、信息发布总量、解决群众诉求、单位内部资料管理、内部事务公开执行等考核情况确定考评结果,做到了标准统一,规范严谨。

三是建立监督检查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增强了各单位对本单位审批窗口的管理。今年上半年,在文化局等三个单位开展了延伸电子监管平台试点工作,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流畅、高效运行。

总之,一年来,我区作为全市政务公开示范点单位,各项公开工作不断深入,有效促进了全区机关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今后,我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与协调能力,不断拓宽公开渠道,完善监督与考评制度,拓展公开范畴,进一步加快我区向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透明政府转变的进程。